中秋节的作文

时间:2024-06-20 08:48:13
【推荐】中秋节的作文汇编5篇

【推荐】中秋节的作文汇编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作文 篇1

炎热悄悄地淡了,天空中多了一份清爽的凉意。商场琳琅满目的佳节促销活动,让我意识到中秋节近在眼前了。

又是中秋,又到月圆,这个中秋陪我赏月的还将是那一望无际的钢轨、那一条绿色的长龙、那经久不衰的汽笛声。中秋之夜,不知是家乡的月圆还是车窗外的月圆,已经不明白多少个中秋节没和家人一齐度过了。童年时,提到中秋节,自然的想法就是能够吃月饼。记得每当等来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照在庭前的院子里,漫天的繁星如珍珠般闪烁,家人围坐在一齐说啊笑啊,虽是每年都重复嫦娥的话题,但爸爸的故事永远都那么美丽悠长。

转眼已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儿时的往事已经成为脑海中完美的回忆。此刻,月饼是年年都有,可总吃不出儿时那诱人的味道,月饼是千百个不一样的月饼,月亮却是千古同一个月亮。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乡变成了故乡,许多完美的事情都成为了记忆中的往事。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我也变成了诗中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不禁在内心感叹“月是故乡明”。吃着他乡的月饼,品尝的却是童年的味道。看着他乡的月亮,心里想的却是故乡的亲人。独在异乡的中秋情怀,说到底是对故乡月下团聚的一种怀念和向往,是对亲人的一份深切思念和牵挂。

中秋节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聚在一起。大家团团圆圆的一起赏月,在拜祭完后,就在阳台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今年的中秋我却发生了一件趣事。

我是一个特别不老实的人。每逢节日我都会想一些奇离古怪的而这次中秋节,也不例外。我计划了一个特别隐藏的圈套,准备看看哪个人这么倒霉会吃了我的'圈套。其实,我只是把一个面包掰开,然后往里面使劲的灌奶油,只要有人一口咬下去——后果想想就知道。我把这个“下了蛊”的面包和其他香喷喷的面包放在一起,然后把这些面包用盘子装起来,端到桌子上来招待客人。:“叮咚——”亲戚来了!我赶紧躲到房间,等待着亲戚到来后的惨叫。过了许久,妈妈叫我出来见客人,我还在犹豫——是谁能让我出来见客呢?我出来一看,原来是姑姑。我心中暗叫不好,因为姑姑她一看到有什么东西是能吃的、好吃的,都会给我吃。我扭过头正想走时,姑姑一把拉住了我,手里还拿了一个我装在盘子里的面包。

这时,我心中暗暗的祈祷,千万不是我上了“蛊”的面包。我轻轻的咬了一口,并没有发现有奶油漏出来,我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姑妈又拿了一块面包硬生生的塞进我嘴里。我又轻轻的咬了一口,呜呜呜……嘴里一阵翻江倒海,原来是自讨苦吃,吃着了自己算计别人的面包了。一口的奶油腻的我一阵恶心,不得不去厕所吐一番。

经过这次教训,我再也不敢整蛊别人了。

中秋节的作文 篇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古人对中秋节的美好祝愿,这一点跟现代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渴望团圆,渴望幸福,而团圆幸福之中,都少不了“月老”。

在吃货的眼里,美食就是生命。而“月老”肯定会给予施舍,那就是月饼。月饼好吃不腻,有五仁、豆沙、哈密瓜、板栗等等。是一种一吃就会上瘾的小零食,外表酥脆,馅料软糯,一口咬下去,香气充满口腔,从口腔慢慢扩散,直到延伸至全身,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让这个中秋节更见更加甜蜜。

“月老”开始画画了。用黄色涂鸦出月亮,细细勾画出几把椅子,椅子上坐着几个人。没错!这就是赏月,赏月也是中秋节几大习俗之一,一家人坐在户外,抬头看着月亮,手里吃着月饼,想象调皮的小玉兔在月亮上玩耍。多惬意呀!

“月老”每年都来,他让我们团圆幸福,所以我们应该留住它,让它永不逝去。

中秋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是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在这一天,月亮圆又圆,象征团圆,所以又称为团圆节。中秋节吃月饼是传统习俗。

这天清晨,下了一阵小雨,空气清新,小鸟在树上喳喳叫,好像在说:‘’中秋节快乐!中秋节快乐!我吃了几个月饼就上英语二课去了,八点同学们多到齐了,老师开始讲课,时间过得真慢啊!砰,砰,砰,秒针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向前蠕动,终于到十点了,我兴奋的第一个冲下楼,看到了爸爸,爸爸把我带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手忙脚乱的在做饭,我就情不自禁的干起了家务活,因为我不想看到奶奶太辛苦。我扫了扫地,擦了擦桌子就到十二点了,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吃起了午餐。

下午妈妈带我到城里逛了一下,买了好多的美食和水果,六点我们才回的家。

到了晚上了,该赏月了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终于月亮从云彩中慢慢爬了出来,像白玉盘一样高高的挂在天空中。

中秋节这天,我很开心、快乐,你们过得怎么样啊?

中秋节的作文 篇5

前些日子,我在市地王广场遇见阿强,阿强说他接范罗岗小学读书的孙子放学。我好奇地望了他的孙子,感觉长得十分趣致、结实和靓仔,一下子产生奇特的想法,倘若那年中秋的晚上阿强答应娶阿云,这孩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认识阿强有40多年了。40多年前,我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和政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号召,奔赴农村插队落户。阿强是68年下乡的知识青年,比我插队时间早得多。68年市“三届生”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真多,他们大多到海南岛国营农场、三水县和四邑各地农村。阿强到市郊区公社农村插队落户算是好的了。

我到生产队时阿强已经做生产队专职保管员。生产队保管员、出纳员都是知青担任,因为知青是外乡人,不存在为家人或亲戚输送非法利益,不存在乡亲乡里之间的矛盾,社员自然十分信赖。尽管保管员、出纳员不是什么官,但在农村还是受到人们青睐的,在社员眼里还有不少权力呢!譬如秤实物时有秤头秤尾就不一样,工作热情、周到一些就不一样。

阿强的小伙子,年轻力壮,待人处事十分得体,加上20刚出头,散发的青春活力,自然吸引村里的姑娘们爱慕。姑娘们幻想着嫁给一个有文化、有点权力的知青,知青回城后还可以跟着离开农村到城里当工人,干上有瓦盖头,拿固定工资的工作,总比面朝黄土背朝天拿工分过日子的农民强百倍。村姑中有一个姑娘叫阿云,村子里的姑娘只要长得过得去,身材丰满,就算是漂亮了,阿云家里早早就有人来相亲,但阿云就是不应允。其实,姑娘早就心有所属,她喜欢上阿强,俩人何时恋爱上我就不清楚了。总之,我到生产队时已经有社员拿他俩恋爱趣事开玩笑,而阿云的脸上马上红晕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我与阿强同住在生产队的华侨屋,每人一间房。所谓华侨屋就是解放后华侨出国,生产队将华侨屋当作仓库使用,自从我们知青的到来,生产队就安排男知青们入住,不再作仓库使用。恋爱中的阿云每天到知青屋找阿强,今天送汤水、饭菜,明天约看电影,后天为阿强洗衣服。总之,天天有温暖和体贴入微的关怀和服务,羡慕死我们这些光棍汉。有时一帮男人晚上无聊,会搞点小恶作剧,趁他俩在房间谈恋爱,断开电源开关——顿时乌灯黑火,为他俩制造亲热浪漫机会,而窗下埋伏的人则虚张声势惊叫:“抱起来了!接吻了!”挑逗着大家的兴奋地幻想着屋里男女情感交融的细节。而此时阿云会假惺惺地大声问谁搞的,仿佛要对谁兴师问罪似的,其实,她内心喜滋滋的呢!这也成了这栋华侨屋的保留节目。

阿强与阿云的恋爱传到了阿强父母耳中,阿强父母一万个不高兴,他们绝不能让儿子在农村找个村姑“小芳”,过上一辈子农村人贫困的生活。阿强父母严肃地对阿强说,如果要娶阿云,就要断绝父母关系,取消他的财产继承权,收回所有财产,比如手表、单车和衣车等等,但在当时都是认为很值钱的物品了。这样的警告确实厉害,致使阿强陷入左右两难境地,一边是恋爱多年的女友,不想失去甜蜜的爱情;一边是有养育之恩还需要今后尽孝赡养的父母。何去何从,真难为阿强了,好在他俩还年轻,阿云家里也没有催着她出嫁,所以阿强不需要着急抉择,心里想着走一步算一步吧。

一转眼,到了1974年,市郊区开始有知青返城。阿强是生产队“早来先上岸”的不二人选,这时阿强与阿云的爱情面临严峻的考验,需要阿强在爱情与恩情中作抉择了。阿强要返城的消息不翼而飞,阿云闻之魂不守舍,食不安寝,再无心出工。我记得阿强要返城前的那晚,正值中秋节。晚上阿云带上月饼到阿强房间里过中秋,阿强大方地将房门敞开,亮着灯,与阿云在房中相对而坐,不时传出阿云柔弱的询问声,阿强沉默寡言,表情极其痛苦、无奈,那夜他俩坐到天亮。

清晨,乡下的雾气很浓,静静的华侨屋门口,只剩下阿云和阿强。“我俩有缘无份,真像做梦一样。”阿云踮起脚在阿强额上轻轻吻了一下,“再见了,阿强!”

阿强拉起阿云的手,在她手心里放上自己带了多年的上海牌手表,“留个念想吧!”

阿云不回答,甩开手,转身就向家里跑去。

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推荐】中秋节的作文汇编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